汴京元夕
魏晋
·
李梦阳•阅读 344
中山孺子倚新妆,郑女燕姬独擅场。
齐唱宪王春乐府,金梁桥外月如霜。
汴京元夕译文
中山孺子倚新妆,郑女燕姬独擅场。
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,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。
齐唱宪王春乐府,金梁桥外月如霜。
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汴京来.都唱着周宪王编著的剧本。她们唱着唱着,从白天演到晚上,月亮出来,银光倾泻,似在金梁桥的大地上铺了一层自霜。人间的灯火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,盛况空前。
参考资料:
1、严敬群,章斯予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:金盾出版社,2011.05:61
2、羊春秋明诗三百首:岳麓书社,1994.12:169
3、马美信、贺圣遂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: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1990.06:613
汴京元夕拼音版参考
中
山
孺
子
倚
新
妆
,
郑
女
燕
姬
独
擅
场
。
齐
唱
宪
王
春
乐
府
,
金
梁
桥
外
月
如
霜
。
汴京元夕作者
李梦阳
李梦阳(1473~1530)中国明代文学家。字献吉,号空同子。庆阳(今属甘肃)人。出身寒微。弘治七年(1494)进士,历任户部主事、江西提学副使等职。他嫉恶如仇,曾因草疏奏章弹劾宦官刘瑾而入狱。李梦阳鉴于台阁体诗文千篇一律的弊端,决心倡导复古以改变不良文风。他是前七子的领袖,主张古诗学魏晋,近体学盛唐,在当时影响颇大。但他过于强调格调、法式,未能很好地从复古中寻求创新。在他与何景明的辩论中,意气用
汴京元夕其他参考
注释
①汴京:即今河南开封,五代梁、晋、汉、周及北宋的都城。②中山:本为春秋战国时国名,汉以后为郡、府,治所在今河北定县。③郑、燕:春秋战国时国名,郑国境在今河南,燕国境在今河北、辽宁。④宪王:指周宪王朱有炖(1379-1439),明太祖朱元璋之孙,精通音律,是著名的戏曲家。⑤金梁桥:汴梁桥名。